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2016年,中國標準化領域發生了諸多事件,涌現出眾多優秀人物,值得濃墨重彩,理應載于史冊。為此,《中國標準化》雜志推出年度新聞事件、新聞人物、最受關注標準及優秀論文評議活動,作為這精彩一年的回憶。
2016年標準化十大新聞事件如下。
1、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北京召開 習近平致賀信
9月9日至14日,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際標準化組織16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的代表齊聚北京,商討未來國際標準化發展戰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大會發布了第39屆ISO大會《北京宣言》,在ISO大會歷史上由ISO和主辦國聯合發布宣言尚屬首次。中國標準化的發展受益于國際標準化,也致力于為國際標準化多作貢獻,奉獻中國智慧,分享中國經驗。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深化標準合作,加強交流互鑒,共同完善國際標準體系。
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以下簡稱《規劃》),部署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完善標準化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標準化水平。這是我國標準化領域第一個國家專項規劃。
《規劃》指出,要落實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堅持“需求引領、系統布局,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協同推進、共同治理,包容開放、協調一致”的基本原則,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國家標準化體系,標準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和貢獻力大幅提升,邁入世界標準強國行列。
3、國務院印發《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方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方案》,明確了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目標、范圍、原則、職責分工、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
《方案》指出,要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要求,依據強制性標準制定原則和范圍,對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及制修訂計劃開展清理評估。2016年年底前提出整合精簡工作結論,不再適用的予以廢止,不宜強制的轉化為推薦性標準,確需強制的提出繼續有效或整合修訂的建議,同時研究提出各領域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框架。通過廢止一批、轉化一批、整合一批、修訂一批,逐步解決現行強制性標準存在的交叉重復矛盾、超范圍制定等主要問題,為構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內容科學的新型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奠定基礎,實現“一個市場、一條底線、一個標準”。
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質量提升,倒逼消費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規劃》指出,要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改革創新、標準引領、質量為本、開放融合的基本原則,以先進標準倒逼消費品工業提質增效升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新需求,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新動能,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新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到2020年,實現消費品標準體系基本完善,重點領域消費品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企業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知名消費品品牌價值大幅提升?!兑巹潯窂娬{,要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領域,著力推動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家居裝飾裝修產品、服裝服飾產品、婦幼老年及殘疾人用品、化妝品和日用化學品、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傳統文化產品、食品及相關產品等領域的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
5、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切實發揮標準化和質量工作對裝備制造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品產業邁向中高端,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編制了《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
《規劃》要求,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以上,裝備制造業標準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質量品牌建設機制基本形成,部分重點領域質量品牌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裝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系統配套、服務產業跨界融合的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基本健全,企業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質量主體責任意識顯著提高,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標準和質量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的“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體系”作出部署。
《意見》按照統一目錄、統一標準、統一評價、統一標識的方針,將現有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產品整合為綠色產品。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立系統科學、開放融合、指標先進、權威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健全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實現一類產品、一個標準、一個清單、一次認證、一個標識的體系整合目標。
《意見》指出,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基點,堅持統籌兼顧、市場導向、繼承創新、共建共享、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標準與認證的戰略性、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增加綠色產品有效供給,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加社會公眾的“獲得感”。
7、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規劃》提出要持續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內容包括:健全技術標準體系,統籌推進科技、標準、產業協同創新,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機制。加強基礎通用和產業共性技術標準研制,加快新興和融合領域技術標準研制,健全科技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互動支撐機制。發揮標準在技術創新中的引導作用,及時更新標準,強化強制性標準制定與實施,逐步提高生產環節和市場準入的環保、節能、節水、節材、安全指標及相關標準,形成支撐產業升級的技術標準體系。開展軍民通用標準的制定和整合,推動軍用標準和民用標準雙向轉化,促進軍用標準和民用標準兼容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的作用,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推行標準“領跑者”制度,培育發展標準化服務業,提升市場主體技術標準研制能力。促進標準體系的公開、開放和兼容,加強公平執法和嚴格執法。支持我國企業、聯盟和社會組織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研制,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提升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
8、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
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指出,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是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國家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舉措。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放、管、服”為主線,激發社會團體制定標準、運用標準的活力,規范團體標準化工作,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指導意見》在中國標準體系中首次引入非政府標準這一類型,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全國39個學會、協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積極開展試點,《LED照明應用接口要求:自散熱、控制裝置分離式LED 模組的路燈/隧道燈》等335項團體標準發布實施。
9、中國方案入選世界5G標準打破歐美壟斷
在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的RAN1(無線物理層)87次會議上,就5G短碼方案進行討論。華為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從兩大競爭對手中勝出。
Polar碼是編碼界新星,于2008年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Erdal Arikan教授首次提出,是學術界研究熱點之一。中國公司對Polar碼的潛力有共識,并投入了大量研發力量對其在5G應用方案進行深入研究、評估和優化,在傳輸性能上取得突破。
此次由中國主導推動的極化碼獲選,是中國在5G移動通信技術研究和標準化上的重要進展。中國將持續加大對5G技術標準研發,為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準、提升5G標準競爭力作出重要貢獻。
10、中國標準化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中國標準化創新戰略聯盟是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指導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發起,以標準化創新活動為載體,集聚和整合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等各方資源,推動技術、信息、資金和人才等標準化創新要素高效配置與深度融合的創新性服務組織。
聯盟將承擔政府委托,開展標準化創新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承擔中國產學研促進會管理制定發布聯盟標準職能,為其他聯盟成員提供標準化咨詢;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制修訂和標準轉化;同時,聯盟將開展標準評價、比對活動,發揮對接國際、對接政府、對接企業的主體作用,促進標準化服務產業創新發展。